【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江西工程学院:从《兴国调查》中汲取调查研究智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5-04浏览次数:2


(以上为原文章截图)

以师生实打实、心贴心,了解师生所思所想,着眼发现问题,认真剖析问题原因,更好践行为师生服务,办一所负责任大学的价值理念……”“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青年活力,调动青年积极性,引领青年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江西建设。要弘扬奉献精神,传承优良传统,树立新标杆,打造江西品牌,让当代青年在新征程中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江西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胡涌在每周政治理论学习会上指出。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体现了我们党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相统一的一贯要求,是一个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整体,要把这一总要求贯穿这次主题教育全过程。”4月24日至25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江西工程学院组织一批青年学生分为四个队在党员教师的带领下纷纷走进新余市罗坊镇彭家村,开展走访调研实践活动。师生们围绕乡村振兴调研了脱贫户、村民、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十余人,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高质量党建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农民生活收入等情况。

“这是一次跨越地域的‘兴国调查’。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新余罗坊镇召集了八位兴国籍红军战士,对兴国县永丰区的土地革命问题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经系统整理后写成了四万多字的《兴国调查》,不仅为当时正在进行的土地革命找到了依据,而且树立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以及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典范。江西工程学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长胡俏梅介绍,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新余市彭家村兴国调查发源地 此次学校组织11名学生党员发展对象来到罗坊镇彭家村开展大调研,意义非凡。在党员师生中兴起调查研究,是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这一重要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是应对新时代新征程前进路上的风浪考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

“我是4月24日上午与众多优秀团员共同乘坐校车前往渝水区罗坊镇彭家村进行乡村调研的,此次我们走访调查的是新余市罗坊镇彭家村下的沙坝村,有幸邀请到了村长作为产业带头人,为我们介绍村内情况……。”来自江西工程学院语外贸学院2020级商务英语本科3班的万斯佳向大家介绍,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村内随处可见的水泥路,一栋栋坐北朝南排列有致的房屋,环境优美的休闲设施,无不在向我们彰显该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果。“据村长所说,村内的建设还处于第一阶段,往后的建设会让村庄设施更加完善,让村民生活更加幸福。在农户家走访时,我意外发现每户村民家外都有一个专属垃圾桶,我们了解到村民的垃圾每天都统一放在门口垃圾桶内,有专门的回收人员每天定时过来进行处理,这大大减轻了农村垃圾乱投乱放的局面,让村中的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江西工程学院教育学院2020级小学教育本科6班的郑辛:非常荣幸能作为学生党员发展对象参与本次的“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实践教育暨“青年大走访 大调研”活动。“只有更多的有志青年融入到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勇敢地站出来挑大梁、担重任,立足于当下,积极发挥自己的所学所思,敢于在乡村中磨练自己,不断扎实开展工作,以青春的热血和真诚投身乡村振兴,才能有效地推动乡村振兴。”

“调查研究是一堂属于社会大众的大思政课,现实比书本更能给人以触动,它不仅让大家‘看到’这些年国家的巨大变化,更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成果的来之不易以及未来的改变可能。”据江西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冯赟介绍,学校组织青年大学生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实践活动,旨在让青年学生走进基层,走近群众,走进田间里头,将“思政小课堂”充分融入“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深化为党育人的政治功能。“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在学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引领大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从课堂走向田野、从课本走向自然,实现从课堂育人到劳动育人、从书本育人到生活育人、从知识育人到实践育人”,此次青年大调研,让青年师生真正从《兴国调查》中汲取调查研究智慧。同时也让大家感受到党中央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衔接的决策部署;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乡村经济提升和文化发展过程中,通过劳动教育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及劳动品质、劳动素养、劳动习惯。学生们体验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感悟劳动教育真谛,为以后走进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阅览链接:1495633.shtml


Baidu
map